象山新增省遗项目一个,鱼类故事上榜

发布时间:2023-02-02 信息来源:象山非遗 浏览次数:1435

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县素质教育实践学校东门研学基地实施的《鱼类故事》入选省级“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


成立于2012年的象山县素质教育实践学校东门研学基地,近年来围绕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讲好渔故事、传播真善美为主题,以挖掘鱼类故事为主线,开发相关衍生课程20余门,年均接待海内外学者、游客、学生1万余人次。


鱼类1.png


鱼类故事


该项目名称为鱼类故事,属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口耳相传方式在象山渔区海岛等流传数百年。


鱼类2.jpg


为活跃枯燥的捕鱼生活,渔民凭着对鱼类习性、特点的熟悉和对鱼类特殊感情,集体创作了精彩的鱼类故事。它们最初出现在船头、渔埠、网场等渔民集中劳动场所。


鱼类3.jpg


故事主角为常见的海洋动物,内容除追溯鱼类习性生理结构外,还通过鱼类感情纠葛与其他动物关系来阐述道理、揭示社会现象。虽情节结构比较单一,但主题鲜明,口头性、群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等特征鲜明,表达渔民爱憎分明人生态度,即对强暴者鄙视,对狡猾奸诈者斥责,对损人利己者劝喻,对勤劳诚实者赞美。故事富有科普知识和哲理,体现象山渔民杰出创造力、生存智慧和审美观念。


鱼类4.jpg


鱼类故事第一代传承大约生活在清末民初,从事捕渔生产,讲故事用以解闷,第二代大约生活在民国至改革开放,从事渔产品运销,用故事推销渔产品,第三代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着重故事搜集传播弘扬。20世纪80年代搜集整理了近200则故事,不少被收入《象山县水产志》《山海经》等。


鱼类5.jpg


近年来,象山将鱼类故事作为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重点内容,在东门渔村划拨30亩土地建立设施齐全传承基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建东带领20多名老中青三代传承人,编写教材,举办三届创作培训班和六届故事大赛,培训导游厨师讲解员15期。在石浦渔港古城、海洋渔文化馆等设体验点,体验人次达3万。



目前,鱼类故事已成“讲好象山故事”推动海洋文化建设提质升级,奔向共同富裕的金名牌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