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这些关于余姚的传说你都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2-06-1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13109


20.jpg

送子瑞云楼

       王阳明的母亲郑氏怀孕十四个月,尚未分娩,父亲王华感到奇怪,难道是个怪胎。

       一天中饭后,王阳明的祖母岑太夫人上床午睡。刚入睡,忽听屋上仙乐齐鸣,笙笛悠扬,只见香烟缭绕,旗幡招展,一群仙人驾着祥云,冉冉从空而降,来到王家屋上。其中一个头戴金盔,身穿金甲的天神,脚踏一片紫云,怀中抱着一个小孩,从空中慢慢下来,落在王家庭院里。

       只见天神一手推开儿媳的房门,高叫一声“贵人来也”,随即走向房中,将怀中小孩送到媳妇怀里;同时,取出一部《太公兵法》放在桌上。随即回身出屋,随同一群仙人,驾起彩云,又腾空飞升而去,仙乐和香烟也就渐渐消失。

就在这时,忽听门外有人大喊:“不好了,王家失火了,快去救火啊!”,岑太夫人从梦中惊起,翻身下床,跑出门口一看,邻舍们都担着水桶,端着水盆,蜂拥而来。

       岑太夫人转头一看,只见儿媳房中一片红光直冲屋顶,还闻到一股扑鼻的香气。她立即三脚并作两步,来到儿媳房门口,伸手正要推门,正好儿子王华开门出来,抬头一见母亲,忙问:“哪里起火?哪里起火?”岑太夫人说:“火在你的房中。”王华回头向四周一看,一切都是好好的:“母亲,儿子房内并未见火,是你儿媳刚刚生下一子。”

       这时,邻舍们也都赶来。岑太夫人一看房中果真没有火情,想起刚才梦境,恍然大悟,当即回身笑着对大家说:“原来是我儿媳做产,一时惊动了大家,过几天就请大家吃喜蛋。”邻舍们都连声称赞:“红光冲天,定出贵人。”

       因王阳明是瑞云送子出生的,后来四周群众就将他出生的地方称之为“瑞云楼”。


采录:褚焕灿 68岁 退休干部 

1987年采录于城区   


王阳明尊师

       王阳明小时候,他父亲为了培养自己孩子学文化,聘得一位坐馆先生。年初开馆时,主人办了丰盛酒席,请管家给先生斟酒,贵宾相待,又关照佣人平日供给先生六菜一汤,有鱼有肉,不能亏待。

       由于先生安心教,学生虚心学,师生间关系很密切。只是那位先生学问虽然渊博,但家境贫困,一年四季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竹布长衫。管家看出这位先生是个穷先生,就轻视起来,暗下关照佣人,日常小菜减到四菜一汤。

       王阳明看出管家有冷淡先生的迹象,心里很不快活。他想:用什么办法促使管家厚待先生呢?

       有一次,王阳明要求先生陪他到先生府上去玩,先生同意了。这天下午师生离开了学馆,一路上谈谈笑笑,不觉走到一个山坡下,先生指着地上的柴枝对王阳明说:“你把这些柴枝拾了去。”

       王阳明诧异地问:“先生,拾柴枝做什么用?”

       先生平淡地说:“拾些柴枝回家烧饭。”

       王阳明照着先生的话拾了一小把柴枝,随口问先生道:“到先生府上还有多少路?”

       先生答:“十里路。”

       师生俩又走了一程路,来到一块菜地边,先生指着散乱的剩菜叶对王阳明道:“你把这些剩菜叶拾些。”

       王阳明不解,问:“先生,拾这些菜叶做什么用?”

       先生答:“回家做菜下饭。”

       于是阳明又拾了一小把菜叶用绳子缚了,随口又问:“这里到先生府上还有多少路?”

       先生说:“三里路。”

       走着走着,走进一个村子,拐过弯,顶头是一座众用堂屋,先生指着堂屋的边间小门道:“这就是我的家,你进去吧。”

       阳明站在门口,望见屋上瓦片要掉下来,不敢进去,边看边数,屋上大亮洞有十八个,小亮洞数不清,原来那是一间破败旧房。师生俩进了房,就用拾来的柴枝烧了一顿菜叶煮饭。由于走路累了,肚也饥了,师生俩大口地吃着,不多时就把一锅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到了晚上,他们共床而眠。王阳明虽年仅八九岁,但已非常懂事,目睹此情此景,果如管家所料,心中十分难过。翌日,匆匆赶回学馆,师生俩照常教学功课。

        晚饭后,管家把王阳明叫到卧室,问他:“你先生家的房子大不大?”

      “管家公,先生家的房子比我家大多了!”王阳明答。

      “怎么大多了?”管家似有不信地问。

         王阳明道:“先生家的房子,大天井共有十八个,小天井数不清。”

         管家一愣,随即又问:“先生家的房子有这么大,那么,还有共他财产吗?”

      “有,有!柴山有十里路长!”王阳明胸有成竹地答。

      “十里路的柴山真了不起。还有吗?”管家点着头又追问。

      “有,有!还有三里路的菜园。”王阳明答。

       从此以后,管家改变了以前轻视先生的态度,无论生活上、礼节上都恢复了原来对先生的优待,照着主人原来的吩咐行事。

       就这样,先生不惜呕心沥血,耐心诱导,学生孜孜不倦,虚心求教。没隔几年,王阳明的学问大有长进,以后终成为一代名臣。

采录:谷文邦 94岁 高小 退休教师

1980年采录于凤山街道永丰村


画像振国威


    抗日战争的辰光,余姚城被日本鬼子占领。鬼子到处设岗放哨,老百姓提心吊胆,每次进进出出,都要向鬼子出示良民证,还要向鬼子行鞠躬礼,才能放行,真是东行礼西行礼,一天不知要行多少个礼。可有一天,破天荒地发生了一件鬼子兵向中国人低头行礼的奇事。


    这天,三个鬼子兵一摇一摆地来到北城石子弄,过巷串户,翻箱倒笼,抓鸡抓鸭。


    他们闯进了一户老婆婆家里,抓起一只正在窝里生蛋的老母鸡就走。老婆婆苦苦哀求,鬼子兵毫不理睬,扬长而去。


    母鸡的一阵咯咯声,惊动了老婆婆的小孙子,他瞪起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直盯鬼子兵,跟在后面,心想要回母鸡。


    不一会,只见鬼子走进一户姓朱的家里,小孙子机灵地躲在门外张望。一个手抓老母鸡的鬼子兵,抬头看见中堂挂着的一张画像,肃然起敬,连忙放掉母鸡,脱下帽子,露出光光头,毕恭毕敬地向画像深深地行了个鞠躬礼,其他两个也照样立正行礼,然后就退了出来。


    小孙子飞快地跑回家去,把这事告诉了老婆婆。


    老婆婆虽然觉得奇怪,还是很高兴地将此事告诉了周围群众。大家七嘴八舌地讲开了,过去只见老百姓向鬼子行礼,今天居然鬼子向中国人行礼,真是大振国威。


    原来,这张珍贵的画像,就是朱舜水先生。是先生的宗族后裔早年在日本留学时带回中国的。


    先生客居日本时,曾被日本幕府光国公奉为国学之师,在江户、水户等地讲学。光国公还请先生作过《学宫图说》,设计制作古升、古尺、古代祭器,以及明代衣冠等等。所以朱舜水先生很受日本人的尊敬,在日本世代相传。


    这张画像,现在悬挂在余姚市梨洲文献馆内,供后人瞻仰。


讲述:朱元英 71岁 小学文化 居民    

记录:邹松寿 87岁 高中文化 退休干部 

1986年采录于城区


积德出阁老


    谢迁的上代祖宗,在第泗门开了爿介寿堂药店,放账很多。伊拉(他们)相信暗地里做好事,会给下代有好报。所以介寿堂老板也常做好事。


    有一回,牛大岙有份(户)租种介寿堂药店田地的人家,因当家人长年生病,稻谷颗粒无收。年底帐房收租回来,对老板讲:“牛大岙一份(户)人家男人病倒,屋里只有一条破棉被,连年也难过,租钿咋收?”老板讲:“侬明朝带四千二百铜钿去,装作去收租,放在病人脚后头的棉被里,后日子我会去收格。”第三日,老板去了,病人讲:“屋里实在没有东西好抵押,只有一条破棉被。”老板讲:“破棉被也好的。”说着,随手把破棉被一拎,四千二百铜钿落在地上,主人家勿晓得咋回事体。老板算盘一拨说:“租钿刚好四千,二百给侬看病、过年。”话完,顾自走了。


    还有一回,介寿堂老板到宁波去,在宁波药行里停过两夜。第三日早上,药行盘点,发现柜台里的元宝少了两只。药行老板急匆匆来到泗门,愁眉哭作地讲:“话是话勿出,侬宁波来了回,阿拉少了两只元宝。”介寿堂老板马上说:“是我驮格(拿的)。”当即拿出两只元宝,药行老板就回宁波去哉。后来,宁波药行在清理柜台时,发现柜台里有个破洞,破洞对落,又有个老鼠洞,两只元宝正掉在这洞口。药行老板马上派人把元宝还给了介寿堂。


    后来,人们说:“积德,出了阁老。”

讲述:周永土 72岁 初小 农民

记录:张兴军 41岁 高中 村干部 

2007年6月采录于临山镇临海村


倭仔窝


    三北海涂里,有不少牛勿能耕、船勿能行的陷潭,大家叫伊“倭仔窝”。要问这“倭仔窝”的来历,那就得从戚继光将军抗倭讲起了。


    那是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夏秋之交的一个清早。戚继光将军在庙山下击退了小股倭寇后,独自坐在一块大山石上,望着那波光粼粼的大海出神——伊晓得倭寇勿会就此罢休,要做好下一步的战斗准备……


    这辰光,金色的彩霞已捧出一轮火红的朝阳,潮水刚刚退净,因倭寇骚扰而好久没有下海的渔民又高高兴兴地背着渔网、提着鱼篓到海里捕鱼去了。但看伊拉(他们)走路十分奇特,勿是笔直朝海面走去,而老是在海涂上绕来绕去地绕圈子。戚继光看了,觉得奇怪,见后面又来了几个渔民,便站起身来打问。


    渔民们一见是戚将军,就侬一言、我一语地纷纷争先回答——原来这海涂上有几处是“风窝”,人若是踏了进去,就会越陷越深,再也没法出来。当地人知道这个奥秘,因此捕鱼下海时总是避开“风窝”,绕着圈子走路。


    戚将军听了,对三北海涂的这个地理特点老感兴趣。伊考虑到以后与倭贼在沿海作战时,这些“风窝”好比是天然的陷阱,只要运用得好,就能致敌死命。于是伊亲切地和这个几个渔民谈了半日,把“风窝”的位置、大小、深浅摸了个一清二楚,并立即传令部下士兵,按渔民的指点,在这些“风窝”边插了标记,叫大家引起注意。


    过了几日,戚将军去沥海所视察关防,恰有两千多倭寇分乘几十只帆船顺着涨潮,在庙山附近登了陆。戚将军听到消息立即带领部队反击,倭寇抵敌不住,大败而回。


    这辰光,戚将军一面指挥大部队乘胜追击,一面吩咐一部份戚家军抄近路赶到海边拦截。两路夹攻,好比秋风扫落叶,猛虎扑羊群,锐不可当。那倭寇,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一个个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只顾夺路逃命,向海船奔去。


    这辰光日渐平西,潮水已落。原来停泊在海边的那些帆船早已随退潮缓缓飘出海湾。那倭寇急得无路可走,只在海涂上逃来逃去,团团打转。戚家军按照戚将军的命令,拉开大网,将倭寇往几处“风窝”里赶。那倭寇勿晓得其中奥妙,边逃边退,最后全部逃到“风窝”圈里,越挣越陷、越陷越深,就算有天大本事,到这辰光也插翅难飞哉。


    戚家军一看介个阵势,当然老老欢喜,便叫每人找来一根老长的尖头乌竹竿,站在“风窝”边朝倭贼乱戳乱刺。天还没暗,就把这伙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强盗全部消灭在那几个“风窝”里哉。这一仗,真打得倭寇血漂海涂、尸横遍野,从此再也不敢随便到三北来为非作歹哉,而那些“风窝”从此也被人们改称为“倭仔窝”哉。


讲述:潘庆荣 75岁 初中 农民

记录:沈信标 采录于临山镇老寨村   


王氏桥


    明朝嘉靖辰光,浙东沿海一带,倭寇造反,朝廷派戚继光将军到阿拉临山卫守城。


    这年某日,探马来报:倭寇、海盗千把人,攻陷海口岑港后,马上要来围攻临山卫。一时之间,卫内人心惶惶。因为一千二百多军士,老弱病残占三分之一;戚继光又新来乍到,人地生疏,未试锋芒。前几年倭寇攻城,杀人、放火、抢劫等情景,还记得清清楚楚。所以好多官佐将士纷纷先顾着把自己家眷撤走。卫城里成了乱哄哄的一片。


    当时戚继光的夫人王氏,也随军住在城里,跟着大家撤离。当王氏随车路过东街桥时,伊看着介副情景,忍不住对戚继光话哉:“将军,侬看,家眷一走,军心涣散,抗倭咋能取胜?”戚继光话:“军人为国捐躯,义不容辞,家眷不走,于心难忍。”王氏话:“将军这句话错啦!军人能为国捐躯,家眷为何勿能为国出力?将军能做忠臣,王氏我敢当烈妇。军情紧急,将军应身先士卒,咋能为我安全而误大事。”


    戚继光听了很感动,立即叫手下把王氏的车辇拉回参将署,自家连忙到各处城隘察看。


    王氏夫人回署的行为,带动了许多随军家眷,也纷纷回辇不走。卫城里的人心安定下来了,而且形成一片同仇乱忾的气氛。


    过了几日,倭寇来攻,被戚继光带领的军民杀得一败涂地,临山卫安然无恙。人们赞颂戚继光功劳的同时,对王氏夫人的深明大义的行为也都敬仰。于是,把王氏夫人当年停辇的东街桥改为“王氏桥”,以志纪念。年长日久,临山城里街河填平,桥也拆了,但王氏桥这地名却一直沿用至今。

讲述:潘庆荣 75岁 初中 农民

记录:沈信标 采录于临山镇老寨村   


茴香豆


    民国初年,姚西方桥有个私塾先生叫毛秀芳,他一生爱吃茴香豆,据说他是靠吃茴香豆才考上秀才,也是为了吃茴香豆而丢弃了举人的。


    毛秀芳年轻时,曾经三续三次参加府试考秀才,头两头都没有考中,什么原因呢?原来他一进考场,文思敏捷,落笔秀快,别人要三个时辰才能答完的试题,他不到一个时辰就答完了。据讲,那时的考试制度有条规定,考生答完考卷后,不能提前离开。毛秀芳答了考题,又不能出去,还有两个时辰怎么消磨呢?他便在试卷背面随手画起图画来,他画了一个少年官员,头戴乌纱帽,身穿大蟒袍,正在祠堂里焚香祭祖。


    试卷呈上去后,主考官一看文章,十分赞赏,但看到背面的图画,眉头打起结来。心想,这个考生真是狂妄自大,还没有做官,已在打算锦衣荣归向祖宗报喜了。于是提笔批了八个大字:文章虽好,祭祖太早。随手将试卷抛进了废纸篓。到第二次考试,毛秀芳老毛病又发作了,时间有余,又在试卷背面画了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主考官又不高兴了,提笔批道:才学虽好,野心不小。结果又没有考中。毛秀芳两次名落孙山,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他自己倒不太在乎,可是老婆着急了。她想起平时毛秀芳爱豆如命,只要有茴香豆吃,天塌下来他也勿管。于是到第三次去考试时,他老婆特地缝了一只袋,装满了香喷喷的茴香豆。毛秀芳带着茴香豆,第三次进了考场。考试一开始,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茴香豆来,桌上的试卷连看也看,等到一袋茴香豆快要吃完,离考试结束只有一个时辰了,毛秀芳用手揩了揩嘴巴,拿起试卷一看,落笔成文。这一次没有时间画画了,试卷背面清清爽爽,主考官看了十分满意,毛秀芳总算考中了秀才。


    秀才考中后,老婆要他去省城考举人,又给毛秀芳准备了一袋茴香豆,并叫他早去早回。毛秀芳一边赶路,一边吃茴香豆,等赶到杭州,三年一次的考试刚好结束,毛秀芳只好回来,老婆埋怨他不该只顾吃茴香豆而丢了功名,毛秀芳却笑嘻嘻地说:“功名前程有啥稀奇奇,吃不到茴香豆,我情愿回乡来。”


    从此以后,茴香豆也叫“回乡豆”,是人们下酒消闲的佳品,直到今天,一直是宁、绍一带受人喜爱、享有盛名的一种土特产。


采录:刘启源 72岁 农民 

1987年2月采录于阳明街道方桥村  


大王庙


    “泥马渡康王,浙江‘土地’封大王。”这是流传在浙江的一句古老俗语。


    当时宋高宗(赵构,俗称小康王)驻骅扬州,建炎三年(1129)春,金兵由淮阳入楚州,赵构知无力抵抗,自以南撤为上策,想渡江直奔临安(今杭州)。就在金兵一路紧追中,康王的坐骑不幸倒毙,前有大江,后有追兵,在这祸在旦夕的危急之际,忽见江边一棵柳树下正拴着一匹马,于是慌忙骑了上去,那马不用鞭策,就飞跃朝大江奔去,风驰电掣,踏波而行,渡江登岸,终使赵构幸免丧身之祸。当时赵构惊魂未定,看到驮他过江的那匹骏马竟然化成了一堆烂泥土,才恍然大悟,这马原是土地公的化身。为谢救命之恩,赵构把浙江的土地公都封为“大王”,土地庙就称之为“大王庙”。“泥马渡康王,土地封大王”这一故事就从这个时候起流传民间。


    鹦山桂花庙的前身就叫“大王庙”。“大王庙”香客盈门,香火旺盛。别看这座古庙,另外还有一段传奇色彩的传闻!那是在抗战时期,日寇入侵余姚,一队人马从回龙东进前来鹦山,几十匹马路过大王庙门口,忽然间前蹄尽屈,跪倒在地,日寇队长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惊惶间抬头猛见“大王庙”三字,才醒悟过来,慌忙起身进庙,跪在大王(土地)菩萨殿前恭恭敬敬的叩了几个头,祷告说:“吾等入村后绝不掳掠纵火,愿大王明察。”也许出于这个原因,那次日军进村果真秋毫无犯而去。此事也一直被村人流传下来。


讲述:陈汉山 60岁大学 居民

记录:沈才荣 57岁 大专 村干部 

2006年10月采录于黄家埠镇杏山村


梦虹生子


    上虞境内的曹娥江中游的上浦虹蛘村边,有一座小山,它微昂的头颈,高耸的脊背,短短的尾巴,四周草木丛生,像一条巨大的活龙静卧着。人们一向叫它握登山。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远古时代的贤帝舜就诞生在这里。那时虹蛘村叫姚丘,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妻,男主人姓姚,因患眼疾双目失明,人们都叫他瞽叟。他的老婆叫握登,十分贤淑善良。一天晚上,握登梦见一道七色彩虹缠身,醒来发觉自己怀了身孕,心里感到很奇怪。勿知勿觉十个月过去了,肚子已经很大很大了但就是勿见分娩。她开始着急起来,问丈夫瞽叟怎么办。瞽叟哪有办法啊,只好劝她再耐心等几天。谁曾想这一等又过去了四个月,到了十四个月肚里的孩子还是勿肯生出来。两夫妻开始担心起来,饭也吃勿下,觉也困勿好。


    这一天,夫妻俩一个躺在床上、一个坐在床边正在犯愁呢,姚丘上空突然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倾盆大雨劈头盖脸而来。转眼却雨停风歇,灿烂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射下来,天际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时,天边又有一只美丽的凤凰飞来了,瑞兽麒麟也走来了,一朵祥云落在握登家的屋顶。村里的人们看到这个百年勿遇的祥瑞景象议论纷纷,猜想是勿是要出一个勿得了的伟人啦。


    正在这个时候,姚家屋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啼哭声,原来是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从握登腹中降生了。人们一齐拥向握登家,都想看看这个小孩到底跟一般的孩子有啥勿同,是勿是有特别稀奇的地方。来到屋里一看,只见这个刚刚生出的婴儿面孔黑得像木炭,眉骨老老高,一双耳朵又肥又厚,鼻子高高的,嘴巴大大的,一张小脸方方福福。当然,最令大家惊奇的是他的眼珠子乌黑滚圆,而且有两个瞳仁。看了小孩,大家都啧啧称奇,都说这孩子将来肯定勿得了。两夫妻听了很高兴,一起商量着给孩子取名字。握登说:“孩子眼睛有重瞳,就叫他重华,好吗?”。瞽叟点头:“好,就叫他重华。勿过,这个名字勿够响亮,最好另外再取一个,把刚才出现的这些祥瑞之兆统统包含进去。”握登觉得有理就开始苦思冥想起来。突然,她的目光落到了正开着满树红花的木槿上。木槿又名舜华。她眼睛一亮,“对啦,就叫他舜吧,盼他这一生红红火火。”于是,一代圣帝舜就这样诞生了,因其号为有虞氏,又称虞舜。


    此事一时成了周围百姓的美谈。从此以后,姚丘这一自然村就改名为虹蛘村,而旁边那座小山也改名叫“握登山”,以纪念舜的母亲。据当地老人讲,握登山虽然勿高但风景交关好,原来上头还有一座舜母庙,分成前后两进,主殿供祀舜母娘娘,左右偏殿供奉着其他菩萨。可惜一九五六年一场特大台风,把这座神庙吹倒了。现在,老百姓在虹蛘村又修建了一座小庙,里面供着“舜母娘娘”,以示对虞舜母亲的尊重和纪念。


铁拐李与撒药岭


    传说神仙铁拐李曾经背着药葫芦巡游过四明山。


    有一年夏天,铁拐李在四明山难走的山路上,一拐一拐地走着。他翻了九条岭,爬过九座山,早已汗淋如雨,一条瘸腿也就更拐了。


    突然,他发现一位老农坐在一棵大树下的青龙石上,双手紧捏小腿,样子很痛苦。铁拐李走上前去,放下药葫芦,亲热地问:“老哥,你被蛇咬伤了吧?我给你搽点药,保你三天就好。”老农向铁拐李看了一眼,好像忘了伤痛,笑笑说:“谢谢!”说完,便从身边抓了一株草,随手拿块石头捣了捣,搽在伤口上,又伸手扯了根野藤,在小腿上部缠了几缠,直起身来走了。老农回头对铁拐李笑了笑,铁拐李有点奇怪。


    铁拐李只得背起药葫芦继续上路。没走多远,在小溪边又碰到一个看牛的儿童,双手按牢肚子,额角上黄汗直流,牙齿咬得咯咯响。铁拐李忙走上前去,说:“小弟弟,你肚子痛了吧?我给你吃点药,一个时辰就会好的!”看牛儿童难为情地看了看铁拐李,没有说话,只是伸手采了一把草脑,在手心里搓了几下,挤出草汁,滴到嘴里,翻身跳上牛背,唱着山歌跑了。快过树林时,看牛儿童回头对铁拐李做了个鬼脸,铁拐李不懂他的意思。


    铁拐李只得又背起药葫芦上路。他边走边想,我花费了五百年的心血,炼成了灵丹妙药,竟会没有用场好派,岂不是枉为神仙了?铁拐李足足走了一天,心情很不舒畅,他那条瘸腿呀,也隐隐的痛起来,看看四边没有人,就赶忙从药葫芦中倒出一粒丹丸吞下。过了好久,还不见效,只好慢慢地移步走到一间草舍前,在石凳上坐了下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草舍里有个小姑娘,早把铁拐李的行动看得一清二楚,她开门出来问:“老公公,你的脚有啥毛病?”“唉,我的脚有神仙医不好的毛病。”“我来给你医医看。”小姑娘看看铁拐李一幅尴尬相,又说:“试试嘛,我又不要钱。”铁拐李要面子,嘴里不说,心里倒想让小姑娘试一试。小姑娘用丸药和草药,只是在铁拐李的瘸腿上按摩了几下就舒服了。铁拐李一时高兴起来:“你有如此高明的医术,不知道是跟谁学的?”“你在路上没见到我爷爷和哥哥吗?”铁拐李这才知道,原来这一家三人,医术都比自己高明。嗨!留这药葫芦又有什么用场!于是他将药葫芦狠心地向地上一抛,药葫芦撞在山顶上,就“哗啦”破了,丹丸骨碌碌地向四处溜散。小姑娘拍手笑说:“嗬!以后四明山的草药更多啰!”从此,有了“撒药岭”的地名。


    铁拐李谢别小姑娘回去了。回去做什么!大概是准备再苦修五百年吧!


讲述:鲁才锵 77岁 初中 农民

记录:鲁鸿江 49岁 高中 村干部

2007年7月采录于大岚镇雅庄村


来源:余姚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