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式家具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20-12-22 浏览次数:9682
所属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级别:省级 所属批次:第三批
所属地区:鄞州区 命名时间:2009.6 传承人:

甬式家具俗称宁式家具,从地理位置来看,包括整个宁波大市(奉化、宁海、象山、慈溪、余姚)和舟山地区所制作的家具。

甬式家具是宁波地区民间工艺的集大成者,如朱金木雕、骨木镶嵌、包圈工艺、拷头工艺、吉子工艺等;从木料上来看,甬式工匠把各种木料的运用达到了及至,把红木、花梨木、黄杨木、榉木、木乌树五种木材组合成家具,寓意“五世(树)其昌”,还有红木与榉木的组合,寓意中举后做官,及花梨木与木乌树的组合。

甬式家具的基础结构是由卯榫组成,而卯榫结构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河姆渡人已发明,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甬式家具得到了很好发展,至南宋时,根据木家具而制成石椅,可窥探其工艺。到了清代,甬式家具中的桌、椅、橱、床造型基本定型,如房前桌、镶嵌扶手椅、纱橱、红橱、七弯床、三弯床等。因此,甬式家具除了在本地被大量使用外,还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在湖北荆州地区,制作精良样式华丽的宁波床,深受当地人是喜爱,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

民国时期,宁波有俗语‘城外和丰纱厂,城内红木工场’;可见当时甬式家具制作的规模。

1921年,荆州《夷陵民国逐年大事记》载:宁波人张春祥、张泰和在二马路开设“顺利”、“黎兴祥”木号,生产宁波床(即七弯床),红木桌、椅、写字台、沙发等新式家具。建国后,甬式家具大规模的制作归于沉寂,至改革开放后,随着西式家具的进入,及年轻一代对家具审美观念改变和对传统家的抵触,使甬式家具的制作工艺即将濒临失传。

2009年甬式家具制作技艺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又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多方奔走,2017年底甬式家具制作技艺宁波市级传承人吴圣东和父亲吴慈一起在邱隘邱一村终于如愿建成了“千工甬式家具博物馆”。

【基本内容】宁波的匠人将宁波地区精湛的工巧艺术运用到家具制作上,集雕刻、镶嵌、漆作、书画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甬式家具制作过程中主要有十一大技艺:

一、拼攒(栲头)技艺(俗称拷头)既大料小做或利用小料,运用卯榫手段,拼成回纹和各种吉祥图案。

二、包圈做是在圆腿的家具上,做出包圈,除了在腿上和横枨上做出卯榫结构,还要在横枨上修出半圆状,使横枨和圆腿的结合如同一体,在结构上更加美观和牢固。

三、吉子技艺,吉子是甬式家具中的装饰物,多用黄杨木制成,也有用紫檀、黄花梨、红木、榉木以及象牙等材料。吉子的图案多以表现吉庆、长寿、多福为主,形状有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大多雕山水花鸟、亭台楼阁、二仙和合等,方法有透雕、浮雕、阴刻,还有在吉子上镶嵌等。

四、文字纹技艺,文字纹与家具珠联璧合,雅俗共赏。明清时期文字纹盛行,往往在屏风、床围和橱门上,用各种书体写上唐诗、宋词、格言、吉祥语以及名家名句。

五、仿竹技艺,除了包圈,干脆全部仿竹,惟妙惟肖,顿使实心的木材,变成宛如空心的竹竿,给人造成竹器的错觉。尤其在夏秋之季,人们一见仿竹家具,顿生凉爽之感。

六、镶嵌技艺,主要是骨嵌,尚有象牙嵌、螺钿嵌、瓷嵌、石嵌、玉嵌和木嵌等,不一而足。最常见的嵌镶是木嵌和骨嵌,木嵌大都为黄杨嵌镶,多见于橱门,俗称“纱橱”多与红木板配合,乌黑的红木嵌以金黄色的黄杨木特别醒目传神。

七、剑脊线技艺,家具枨档非圆即方。而石椅的枨档呈六角状,每边斜削形如宝剑的剑脊线,而且古朴、端庄、稳重,周身形似宝剑之脊的独特技艺,洋溢着一种扶正却邪的凛然正气。

八、全圆技艺,是指制作出的家具,全部用圆档、圆枨、圆腿、圆矮老等圆的配件组成。

九、薄意雕技艺,是指在家具上浅浅的雕刻。浅如薄纸,需要工匠有深厚的雕刻功底,如在宣纸上毛笔白描,用刀如用笔,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否则前功尽弃。因此大型的薄意雕家具不多见,在椅背的上端,有小块薄意雕作品。

十、金漆泥金技艺

甬上民间常用的是木乌树、梓树、樟树等。因此漆工应用而生。漆匠和木匠、雕匠,“三匠”互为一体。各自发挥运用各自的特长,采用金漆泥金技艺,装扮甬式家具,顿使普通白木家具金碧辉煌又气象万千。

十一、朱金木雕,在红妆家具中大量应用,“三分雕刻,七分漆匠”。正是这种工艺使朱金木雕产生了富丽堂皇、金光灿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