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十里红妆婚俗

发布时间:2020-12-15 浏览次数:27454
所属类别:民俗 所属级别:国家级 所属批次:第二批
所属地区:宁海县 命名时间:2008.6 传承人:

古老的传说是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形成的基础。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不但是宁海及浙东东部地区特有的结婚礼俗,也是民间迎亲嫁女的重要活动。在宁海流传着一则家喻户晓古老的传说:康王赵构被金兵追到宁波西乡,一个农家姑娘在晒场上用箩筐把康王罩起来,金兵被骗了过去,康王被救后,就向姑娘说明了真实身分,并承诺:等我政权稳定了,请姑娘去皇宫,报答救命之恩,并相约以肚兜为凭。第二年,康王来寻恩人,消息泄露。结果村子里有姑娘家的人家,每户门口都挂起了肚兜,皇帝和使者无法判断哪家姑娘是真正的救命恩人,也无法实现承诺,只好下了道圣旨。“浙东女子尽封王”。出嫁时可享受公主的待遇,凤冠霞帔,嫁妆可以雕龙刻凤。从此,浙东婚俗享受公主结婚待遇的合法地位,享受半付銮驾,凤冠霞帔,嫁妆雕龙刻凤,并日臻奢华。

嫁妆队伍绵延数里,民间夸张地称之谓“十里红妆”,最后演变成婚嫁的代名词,明媒正娶的符号,更是四乡八村文化交流的民间活动。

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主要包括婚嫁仪式中的婚姻礼仪,定情、做媒、相亲、备嫁妆、迎嫁妆、花轿迎娶、拜天地、闹洞房、回门等结婚礼俗和红妆器物特有的制作工艺。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嫁妆是浙东家喻户晓的婚嫁现象。长期以来,世代相传。嫁妆又是江南手工技艺的集中体现,独特的红色表达了喜庆、吉祥、热烈的美好愿望,是江南地区民俗传承的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冲击。十里红妆婚俗现象已渐渐淡化,但现在宁海乡村仍顽强传承着,虽然没有像建国前后那么传统完整,但坐花轿结婚、串箱杠、红马桶、红棉被、红家具、红鸡蛋、红对联、红双喜等十里红妆嫁女儿的婚俗仍然可见。随着西风东渐,传统的婚俗面临自然消亡的危险,但古老的传说依然是宁海十里红妆婚俗传承的动力。

【主要内容】 “有钱人家嫁女儿,普通人家送女儿,无钱人家卖女儿”,一般人家为不落下卖女儿的名声,不惜财力准备嫁妆。准备嫁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做嫁妆要选黄道吉日,动用木作、雕作、漆作、桶作、制衣作等“百作手工”。一般人家要有婚床、红衣柜、红板箱、红衣架、房前桌、大脚桶、红祭盘、红马桶也叫子孙桶。

婚礼当日,迎嫁妆和接新娘队伍到达新娘家,午后迎嫁妆队伍同接新娘伴姑一道,返回新郎家。嫁妆队伍由马桶小兄开道,花轿居中,抬的抬、挑的挑、流光溢彩,喜气洋洋。结婚是大事,需要造声势、摆排场、显家威、比族门。大户人家的红妆队伍,延绵数里,嫁妆中不仅从针头线脑到雕龙刻凤和描龙画凤的箱、柜、桌、椅、桶、盆以及铜锡器具样样齐全,还箱箱满、桶桶满。马桶里也要放一双红鸡蛋,祈求生育,而且生男孩。

红妆队伍,鼓乐齐鸣,爆竹震天,一路上炫耀着喜庆,炫耀着奢华。新娘是嫁妆队伍的主人,花轿前后一路上披红戴绿,让经历过的人一生都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