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和尚

发布时间:2020-12-22 浏览次数:10582
所属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级别:省级 所属批次:第四批
所属地区:海曙区 命名时间:2012.6 传承人:马宝春

“大头和尚”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哑舞,俗称“抛大头”。是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翁家桥村民间艺人演出的一个传统节目。

翁家桥位于宁波西郊,距宁波市区仅4公里之遥,该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过去人们历来以务农为生,在农闲时节,他们组织了一个民间艺术班子——“太平会”,演出节目以哑舞为主,所谓哑舞,就是演员戴着面具,穿上彩服,不讲道白,不唱腔调,表演全用舞蹈动作,乐队也无需吹、拉、弹、拔,只用大鼓、大锣、钹、小锣等打击乐器,演员随着打击乐的各种节奏,用各种舞蹈动作来表示言语和思想感情,从而展示整个事故的内容。

“大头和尚”是哑舞中的代表作品,取材于民间故事,根据明未著名的思想家、戏曲家应梦龙“三言二拍”的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改写,也叫“老和尚背柳翠婆”,剧中的老和尚,就是原著中的月明。人们把他看成佛的化身,是除魔消灾、救苦救难的菩萨,那柳翠婆就是原著中的柳翠,由于她前世的因果关系,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个火魔——火神菩萨,是民间最恐惧的灾难——火灾的象征。

哑舞在小和尚跳着开山门的舞步开始,到老和尚背出了柳翠婆到村外结束。故事虽然简单,但正符合了人民群众“驱灾星、保太平”的心理,所以各村、各族为保太平每年都要请太平会演出这个节目,这也就是过去太平会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翁家桥村演“大头和尚”,是从清朝道光二十年开始,至今已有170年历史,由于人员少,服装美,道具简单,便于流动,各地的天井、明堂、晒场都能表演。剧中的小和尚机灵活泼、老和尚沉着幽默、剃头师机械滑稽、柳翠婆灰谐风趣,使观众捧腹大笑,百看不厌,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

 

【基本内容】

《大头和尚》剧中人物:老和尚、小和尚、柳翠婆、剃头郎。

后场配用:大鼓、大锣、钹、小锣等打击乐器。

表演内容:哑舞《大头和尚》的表演在小和尚跳着开山门的舞步开始,接着表演扫地、提水、拆柴、烧茶等日易常见的生活细节动作,接着,老和尚出场,剔头发,令小和尚请来剃头师,装香、又是拜佛。接着柳翠婆上场,做洗脸、梳头、化妆等动作,小和尚来请柳翠婆,柳翠婆提着香篮进寺庙,老和尚与柳翠婆见礼后同坐,小和尚献茶后被打发下场,在老和尚调戏柳翠婆的过程中,发现她是一个火神菩萨,恐慌中急急背起柳翠婆,直往村外(按习俗不能在村中放,否则会留下火患),哑舞也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