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它山贤德庙会

发布时间:2020-12-22 浏览次数:8946
所属类别:民俗 所属级别:省级 所属批次:第四批
所属地区:海曙区 命名时间:2012.6 传承人:

鄞江它山贤德庙会自北宋咸平四年(1001)王元暐祠扩建为它山庙始,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鄞江镇位于浙东四明山东麓,宁波市西部,地处半山区,平原丘陵相杂,江、河、溪三类水系相汇。鄞江镇自东晋隆安四年(400)成为句章县治,长达600余年,是浙江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四明首镇”之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就在镇内。它山庙位于镇域江、河、溪分流的它山之上,它山堰的右侧。

它山贤德庙会是为纪念建造我国四大古水利建筑工程之一,它山堰的功臣——唐太和年间鄮县令王元暐的丰功伟绩和为造堰殉身的壮士,以及历代为修堰兴水利名宦、乡贤而设立的民俗祭祀活动。全年分为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三会,统称鄞江它山贤德庙会,会期三天,这三个日子都是治水的要日,“十月十”是它山堰奠基的日子,又是王元暐的诞辰之日;“三月三”是堰体竣工之期,巧的是王元暐县令夫人的生日;“六月六”又称稻花会,与掏沙会谐音,因上游经常泥沙淤积,每年需掏沙清淤,乡民自发在六月六前后掏沙清淤,六月又适及稻谷吐穗扬花,遂加祈境内丰收之意、故称稻花会。三个庙会以“十月十”最为盛大。

鄞江周边祭祀王元玮的庙宇有近20余处,然而有庙会的仅鄞江它山庙一处。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这个复数的日子早已成为宁波地区特定的节庆日。它山堰的建成,将水患变成水利,又在南塘河上建造了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碶闸。利益惠及鄞西地区,水系滋润了宁波城。

鄞江是鄞县和宁波市的发祥地。庙会不但是人们对先贤的感恩和崇拜的一种宗教仪式,而且带动了经济繁荣和农贸产品的交易。庙会期间各地商贩和民间艺人云集鄞江,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蜂拥而至,前来祭祀、观戏、购物、游乐。也成了各种非物质文化技艺展示的天然舞台,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基本内容】

它山庙在鄞江镇西首,主殿祀县丞童义和历代治水有功的官员和乡绅,两边有乡房,前有戏台,三开进庙门,是典型的中国庙宇建筑格局。

庙会从头天演社戏开始,在镇内较大的操场上搭台邀请外地戏班子演戏,其时近邑乡民前来观戏,赶庙会多达几万人。鄞江它山庙会除行会、演戏外,各地商贾云集,出售生产、生活用品,因庙会日期正逢春季和秋季,对以农耕为主的乡民来说正好购买生产和生活用具,故生意兴旺,人声鼎沸。

“十月十”传为堰体奠基日,庙会初九下午演戏之次晨止,因赶庙市的摊贩无宿处,多看戏消夜,故俗称“被戏”。初十凌晨祭神,供全副猪羊,由正印官一人朝服致祭,祭后乡民礼拜、看戏、赶市,至十一庙会结束。农耕社会,水利关乎民生,治水已成为一方官员的政绩,祭祀已由民间的祭祀升级为官祭。五更发炮三声,神轿出殿行会,神轿两旁彩旗招展,爆竹、铜铳之声不绝于耳,乡民纷争抬神轿,热闹非凡,神轿经鄞江桥去洞桥、宁锋、句章四个乡镇,行程二十余里,沿途有龙王堂、界牌下、天兴庙、悬慈庙、晴江、邵家、周家、毛家、光溪钟家祠堂、大栲树下等10余处供点迎神,小供点近百处,多由房办或联办所办。入夜后,有百余盏灯笼照明,至夜7时回庙进殿,由河台戏班演戏至11时左右。又演二日“安神戏”。庙会由庙脚主办,庙脚分东、南、西、北四大堡,堡下设柱,由17个柱首主持庙会,总柱首由乡贤充任,庙会以“飘红”告示众人筹备庙务。

行会、娱神的组织有十会一社,分工明确。庙会经费由庙会田租开支,它山庙有庙田近2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