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南词

发布时间:2020-10-26 浏览次数:8245
所属类别:曲艺 所属级别:国家级 所属批次:第二批
所属地区:海曙区 命名时间:2008.6 传承人:陈祥源

“四明南词”是属弹词类,俗称“宁波文书”,后改称“四明南词”。早期“四明南词”所写的脚本多由文人雅士执笔,受诗词曲赋的影响较深,讲究平仄、对仗、音韵,而且还夹着不少词牌和曲牌。由于“四明南词”词藻华丽、曲调优雅,尤为士大夫们所推崇、欣赏。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宁波当时的民谚说:“南词唱华堂、走书下农庄,评书进茶坊”,说的就是“四明南词”与其它曲种的不同分野。新中国建立后,四明南词从过去的“画堂”,走向民间,面向社会,为人民群众服务,因此,在改编和创作的节目中,唱词和说白渐趋大众化,口语化,努力做到雅俗共赏。

“四明南词”产生于明末清初,至今约有300年左右的历史。宁波历史上出现过崇德社、永裕社、引凤轩等一批四明南词行会组织,最有名的是同(治)光(绪)年间的“丝竹歌咏班”。他们将传统书目中的精彩章回改编为“折子书”,出现一批人称“五公座”有影响的艺人,成为”四明南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四明南词”的传统书目辞藻秀丽、文字熨贴。同时,它融唱、奏、念、白、表于一身,表演艺术上要求较高。演唱形式分:单档,双档,……十三档不等,每档都安排以不同的乐器。并以俗称“五柱头”作为演唱的基本曲调。

以乡音说唱的“四明南词”构成了当时宁波特有的文化风景线,同时运用汉族音乐中不多见的复调音乐手法,这是音乐审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宁波作为文化之邦在地方艺术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时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四明南词正面临着严重的消亡危机。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四明南词演员纷纷转业、后继乏人,仅存的几位老艺人也都年逾古稀。这将导致“四明南词”活体难以继存,抢救已属燃眉之急。

【主要内容】

一、制式

“四明南词”的演唱形式有单档(唱兼弹三弦)、双档(主唱弹弦,另加扬琴)、三档(除上外加琵琶)、五档(再加二胡、箫)、七档(再加拉弦、双清)、十一档(再加筝、鼓板)、十三档(再加月琴或笛)。有时由于伴奏人员的条件,可有所变动,遇上大的场面,伴奏或演奏的乐器几乎囊括江南丝竹的全堂乐器。“四明南词”在艺术表演上要求较高,主唱人不仅要有说、噱、唱的功底,而且要有弹奏“弦子”的工夫。    

二、演出形式

在1950年版南词《祝福》序言中有这样的记载:“凡奏技,设座于堂之两首,中坐者面东,佐之者四人,或六人、八人,有多至者十人者,分坐两旁。

人手一乐器,有琵琶、胡琴、笙、箫、阮之属。男女老幼,贤愚忠佞之音容笑貌,出于一口,惟妙惟肖……”。这是对当时“四明南词”说唱活动场景的描述。

三、声腔

语言、语音:操吴语系宁波方言,根据内容和人物需要,文读、白读兼用,偶尔也用其他地方语言,并有“里口”(女性人物)和“外口”(男性人物)之分。主唱艺人要有把男女老幼、贤愚忠奸之间的音容笑貌,出于一口的功底。

声腔:由“四明南词”的基本曲调——平湖、紧平湖、赋调、紧赋调、慈调(俗称“五柱头”),乱弹和昆曲、时令小曲等声腔组合而成,在开篇中多用平湖调;在大书(长篇)中,以平湖调、赋调、慈调为主;激昂愤慨处,则用经过吸收融化了的乱弹曲调;而昆曲曲牌或时令小曲多作为色彩性插曲使用。

文体:四明南词腔系的唱词,均为七字(包括它的变体、增、减)奇言对偶句式,结尾处也有出现一上、二下的三句式,称“凤点头”。乱弹腔系的唱词亦多为七字奇言对偶句式(“三五七”略有不同)。昆曲和时令小曲的文体则依曲牌结构的不同而各异。

曲体:“四明南词”腔系的各种曲调,都有诸多特定形态,并由专称上(称“上韵”)、下(称“下韵”)乐句自由选择,连缀而成。根据不同形态,上句(称“××上韵”),下句(称“××下韵”),起句(称“开韵”),结尾句(称“××落板”),中间某些特定的上句(“称中韵”),或另有专称,如“晓阳调”之类。乱弹腔系各种曲调,只依各上,下句的落音不同,而称“×字门头”。杂曲小令,则各有专称,如“鲜花调”、“红绣袄”等。对上述的上下句,由于其曲调上的不同而对落音有着不同的要求,造成音乐有机地展开。

四、器乐

小三弦在“四明南词”中为演唱者所操,起板必由它开始,而后在伴奏中它只是点打点地可奏可停,其他乐器虽然演奏同一条旋律线,但旋法各异,演奏者根据各乐器的特性,充分采用加花、减字、翻高、翻低、偷音、点奏、长音、穿插等手法,自然形成支声复调。